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消息稱,自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山西召開采礦業5G+工業互聯網現場工作會議以來,采礦企業積極與基礎電信企業合作,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的轉型升級,促進質量提高、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確保安全生產。全國采礦業5G+工業互聯網建設明顯加快。

采礦業是5G+工業互聯網探索最早、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之一。5G作為采礦業推進產業數字化進程的智能工具箱,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加快了技術潛力的釋放,幫助礦山自動減少人員,智能交換,提高礦業產業水平,提高經營水平,加快高質量發展,為智能礦山建設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展示了5G+工業互聯網的廣闊應用前景。
截至7月中旬,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甘肅、安徽、陜西、廣東、江蘇等省新開采的5G+工業互聯網項目28個,合同金額約3.5億元。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業表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強大的發展后勁。中國電信與準能集團、陜北礦業紅柳林煤礦、陜北小莊煤礦、滿洲里金礦等合作。,將5G技術應用于無人駕駛、遠程控制、智能檢查等場景。中國移動與晉能控股、中煤集團、華鹿陽坡泉煤礦合作打造遠程設備控制、設備協同操作、井下智能調度等5G礦應用;與平莊煤礦、烏蘭煤炭、海石灣煤礦等合作,打造無人采掘、高清視頻監控等5G礦應用。中國聯通與蘭花科創玉溪煤礦、陽泰集團竹林山煤礦、同煤浙能麻家梁煤業合作建設井下5G網絡,覆蓋5G礦、海石灣煤礦、海石灣煤礦監控、電機設備監控、高清電視5G礦應用。
基礎電信企業加快能力整合,不斷完善采礦業5G+工業互聯網產品體系,結合采礦業實際需求,細化遠程設備控制、機器視覺質量檢測、設備故障診斷、無人智能檢測、生產現場監測等10個典型應用場景,形成了近100個5G+工業互聯網產品,涵蓋礦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掘進與綜合采礦設備控制、安全監測與管理、生產流程控制、生產經營管理等類別,為采礦企業提供菜單式、一站式服務。與此同時,行業各方加快了技術創新,鞏固了行業基礎。華電集團利用低頻段覆蓋范圍廣、滲透能力強、傳播損耗小等優勢,提升5G網絡覆蓋能力,積極探索工業5G網絡建設方案和運營模式。華為發布了基于工業互聯網的一網一網一云一平臺智能礦山解決方案,通過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構建5G、云計算等技術,共同提升5G網絡平臺,共同完善5G網絡建設方案和運營模式。
當前,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業中的應用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5G技術有效地支持井下綜合采礦設備的遠程操作,實現機進人退;二是5G新技術能夠支持井下工作面的遠程監控,幫助井下自然災害防治和人員管理;三是5G技術能夠幫助實現井下作業的少人化、無人化,有效地緩解了招聘難的問題;四是5G技術能夠幫助礦山設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井下采掘效率。
為系統總結發展成果,為更多行業和企業應用5G+工業互聯網提供借鑒意義的模式和經驗。今年5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將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合作,總結形成5G+工業互聯網十大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大重點行業實踐具體介紹10個典型場景和5個重點行業5G+工業互聯網的實際應用。
據了解,一些礦山利用5G技術積極實踐遠程設備控制、設備協同運行、無人智能檢查、生產現場監控等典型應用場景,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