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加強行業誠信建設,8月13日,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礦產資源儲量專業委員會第一次會員大會視頻會議在京召開。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標準規范和評審制度等系列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陸續發布實施了《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等國家標準及配套行業標準60余項,旨在最大程度降低社會認知和信息交易成本,易于國際對比,對加強礦產資源資產管理、維護國家所有者權益和礦業權人合法權益等具有重要技術保障作用;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制度改革大幅縮減政府直接開展儲量評審的范圍,進一步厘清了政府和市場的管理邊界,釋放了市場活力;積極培育礦產資源儲量市場服務體系,推動加入礦產資源儲量報告標準國際委員會,完善礦業權評估師職業資格建設并爭取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會議強調,推進礦產資源儲量市場服務工作是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落實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要求的具體體現,既是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礦業資本市場的需要,也是支撐礦業高質量發展、參與國際礦業資本市場的需要。我國礦產資源儲量市場建設剛剛起步,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相關行業協會應成為貫徹落實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系列改革的重要力量,切實履行行業自律和規范執業的主體責任,積極發揮好在推動礦業與資本市場融合、與國際礦業融合中的“排頭兵”作用。
據介紹,為推進礦產資源儲量市場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并結合我國國情,將在礦產資源儲量報告編制和礦產資源儲量市場評審領域實施勝任人制度。勝任人制度是指由符合相關要求的專業人士遵照行業準則和職業道德對勘查成果、礦產資源量、儲量估算等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對其編制的礦產資源儲量報告簽字負責,且實行責任追溯制。目前,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已制定發布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報告規則等管理規則,明確了勝任人的權利、義務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