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上合組織國家間地學務實合作,提高攜手應對全球重大挑戰的能力,共同促進地球科學交流與礦業發展繁榮,推動世界經濟高質量發展,9月9日-10日,2021歐亞經濟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地學合作與礦業投資論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全國政協常委、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陜西省西安市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和文全,商務部歐亞司副司長劉雪松,塔吉克斯坦國家地質總局副局長阿里佐達出席會議并致辭。
至今,該論壇已成功舉辦三屆,成為上合組織及絲路沿線國家開展地學合作交流和礦業投資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以“地學務實合作新起點,礦業投資發展新征程”為主題,包括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地質調查局長論壇和“一帶一路”國際礦業投資高峰論壇,其中,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地質調查局長論壇為首次舉辦。

會議認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疊加影響下,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礦業作為眾多國家的基礎性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資源保障和產業支撐作用,各國應開放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礦業投資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為全球經濟繁榮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在首屆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地質調查局長論壇會上,來自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白俄羅斯、土耳其、亞美尼亞等國地礦管理機構及駐華使節代表,圍繞后疫情時代地球科學與礦業投資領域國際合作、地質礦產科技創新、信息共享、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與治理、地學人才聯合培養進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討,并就下一步務實合作達成共識。一是建立上合組織國家地質調查機構高層定期會商機制,就共同關心的區域及國際重大資源環境及災害問題,定期開展平等對話交流,提出重大的合作項目、重點合作方向等,為促進域內國家的多雙邊地學合作把航定向。二是深化地學領域務實合作,提高地質工作服務國家發展能力和水平,謀求共同發展。三是加強地質礦產科技創新合作,助推形成覆蓋礦業全產業鏈、相關產業聯動的綠色發展格局,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和碳排放。四是加強礦業信息互通共享,為國際間礦業投資與貿易合作帶來更多的便利、創造更多的機會,降低更多的風險,促進合作共贏。五是共商國際地學計劃,推進區域地學發展,服務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和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六是加強人文交流與人才培養,促進文明互鑒和社會共同進步。
在“一帶一路”國際礦業投資高峰論壇上,15位與會嘉賓圍繞政策市場、投資機遇、投資案例、技術應用4個方面作專題報告,深入交流了地學合作最新進展和成果,探討了區域內礦產資源投資機遇和挑戰,解讀了各國最新礦業管理政策改革動向,分享了綠色勘查、綠色開發等方面的新技術新裝備等。通過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們一致認為,下一步將加強規劃對接,緊密結合上合組織國家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的共同需求,積極調整經濟運行模式,努力在產業振興方面形成互補。用好上合示范園區和經貿合作園區平臺載體,形成“雙園互動”,共享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政企互動,注重發展各國地礦機構的地質勘探技術優勢和紐帶作用,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服務。轉化經營模式,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與合作伙伴在做好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開展礦產資源開發合作。共享綠色發展,建立綠色供應鏈,實現綠色、低碳和循環發展。
此次論壇由自然資源部、陜西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學合作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聯合主辦,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中國礦業報社協辦,來自10余個國家的地礦管理機構及駐華使節代表、國際礦業研究專家、中國知名礦業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參加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