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四日,國家能源集團與華為合作,首次在煤礦領域部署了礦鴻操作系統,它不僅開創了工業控制的新時代,而且進一步推動了鴻蒙操作系統在ToB領域的落地、生根和開花。

從鴻蒙1.0升級到鴻蒙2.0,再到礦山操作系統打破邊界進入煤礦領域,是劃時代的變革,也是幫助行業大發展的機遇。
據悉,本次國家能源集團與華為聯合部署的礦鴻操作系統,其使命和目標是通過獨特的軟總線技術,將不同的設備連接起來,首次在煤礦領域實現統一的設備層操作系統,以統一的界面和協議標準,解決不同廠家設備的協同交流問題,從而幫助煤炭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礦業宏偉操作系統將解決煤礦領域的四個問題:一是共同建設煤礦工業互聯網,建設未來煤礦,有效解決工業安全問題;第二,通過制定煤礦行業界面和協議標準,有效推進行業適應;第三,打磨煤礦工業物聯網操作系統,實現國內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可靠;第四,建立煤礦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促進數字經濟與能源經濟的融合,實現煤炭工業的優質發展。
礦鴻操作系統還可以幫助煤礦行業實現以下價值。
第一,萬物互聯。地下設備配備礦鴻操作系統后,不僅可以連接各種傳感器、礦燈、控制器,還可以連接手機、服裝設備,實現周邊環境的實時感知,實現更高精度的人員定位,實時監測地下人員的健康,提高地下人員的作業安全

二是統一標準,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礦山鴻溝操作系統支持煤礦行業統一協議、靈活部署、統一構建,實現不同廠家各設備下的統一管理,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有序控制、配置和收集大量數據,高速傳輸。
三是智能合作,通過近距離設備感知與互聯、分布式數據庫和統一數據協議的關鍵技術,重新定義礦下設備的交互方式,既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安全性,又提高了操作效率。
第三,安全可靠,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可靠。在礦山鴻溝操作系統建設過程中,提高了安全可靠性,保障了設備、應用、數據和服務的安全。
據專家介紹,有了礦鴻操作系統,未來煤炭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前景廣闊。而且這次,國家能源集團與華為攜手打造億噸級智能礦山群超級工程,共同解決煤炭企業發展的深層難題,也將有利于促進煤炭行業的安全、高效、綠色和智能化發展。
事實上,操作系統已經成為工業制造和智能設備領域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也是國家核高基重大科技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下一代工業物聯網操作系統,圍繞操作系統構建生態,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重要載體,從基礎硬件到上層應用是系統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為消費業務AI和智能全場景業務部總裁王成錄介紹,鴻蒙操作系統是面向全場景、全連接時代的智能設備操作系統。此次國家能源集團聯合華為發布的礦鴻操作系統,實現了多種形式的物品互聯,使井下設備之間的連接更加自由,設備之間的對話也有統一的語言。這一次,鴻蒙操作系統的應用從TOC擴展到ToB,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發布,是幫助煤炭行業智能化的關鍵事件。

華為擁有世界領先的ICT(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技術和專利,科研綜合技術實力雄厚;2021年初成立煤礦軍團,旨在幫助解決礦業智能化建設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全力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幫助煤礦實現安全、無人、高效。
華為煤礦軍團董事長鄒志磊指出,華為煤礦軍團致力于將數字技術帶入每個礦山,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礦山。智能礦山建設的本質是工業體系結構的變化。只有建立統一架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問題才能得到徹底解決。要實現智能礦山,必須構筑數字世界中的礦山數字雙胞胎。華為智能礦山解決方案,采用分層解耦結構,以華為云和礦鴻生態為基礎,煤礦。礦鴻構建礦山統一界面、統一數據格式的基礎,為礦山智能化奠定基礎。
據悉,目前礦鴻操作系統已在神東4個礦廠,6個場景成功應用20個設備,398個應用單元,效果顯著。并且通過發布會現場的大屏幕連接了井下綜采面、機器人的實時工作畫面,展示了礦山下搭載礦山操作系統設備的工作和交互情況。利用礦鴻軟總線技術,實現設備無屏變屏,固定按鍵操作變手機移動操作,巡檢機器人和傳感器近距離通過式快速數據采集與互聯互通。